第五百一十四章 林黛玉的傲娇-《红楼从辽东开始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二十年后。

    关于让座的事情,引起了很多人的嫉妒反感,高呼拒绝道德绑架。

    这就是超过了度的原因。

    任何事物只要超过了度,就会变成坏事,是自然法则,亘古不变的道理。

    将军开始说话,周围的人们都安静了下来。

    “各国的商船,即是通商的商人,也是带着刀枪的强盗,只讲道理仁义是行不通的。”

    “在这片大海上,武力让人们遵守规则,规则让万事顺着我们的心意而行,如此方为上策。”

    唐清安定下了调子。

    西方的国家,有不值得大周学习的,也有值得大周学习的方面。

    军队和资本的融合,化解了生产力不足的困难,成为解决军人们后顾之忧的一个补充。

    对海贸的支持,除了官面上的组织,还有允许商人们招募退伍的军士。

    有了退伍军士的加入,又加强了商人们在海上的武力。

    而从军中退伍的军士加入了海贸,又加强了商人与国家之间的紧密性。

    但这也是国情不同导致的区别。

    西方国家众多,控制力不足,大周是大一统国家,最富庶的地区都在国内,方方面面都追求稳定。

    “将军所言极是。”

    沉有容赞同道。

    如今的沉有容,发自内心的以金江镇自豪,国内的家室早已接来金州。

    变相的向将军表忠心,与朝廷割裂。

    换来的则是将军对他的支持,成为水师方面的大将之一,获得金州的信任。

    “只要把咱们的舰船放出来,谁看见了不怕。把部分人的希望击碎,让他们明白与我们之间无法追上的差距,才能彻底打消他们的侥幸,不敢再抗拒我们。”

    从金州到南京海外。

    数千里的海道,四百艘大小战舰浩浩荡荡进行一次海上逞威。

    让诸多海上势力看清楚形势,至少在这片大海上,是他们金江水师说的算。

    敢违逆的船只,等来的只有锦江水师无穷无尽,无终止的追剿,甭想参与海贸。

    出海的人谁不是为了利益。

    此次晾胳膊的行为,就是告诉所有人,违背了金江水师的规矩,就不要想着利益。

    唐清安点点头,认可沉有容的想法。

    出门千里只为财,何况哪支商船不是跨越数千里,甚至上万里,十万里。

    别看荷兰人与西班牙人打生打死争夺商道,但是除了竞争之外,也在保持商业。

    历史上郑芝龙,结合了诸多势力,成为了东南沿海当之无愧的海盗王之后,所有大海上的船只,都服从他的规矩。

    按照他的规矩办事,没有人反抗他。

    因为反抗他,不但无法打败他,反而影响自身的利益。

    这次的行动,就是告诉世人,金江水师的实力不可动摇,想要获取利益,就要遵守金江的规矩。

    “虽然很多人反对我们的规矩,那是因为我们的规矩还没有立下,当我们立下了规矩的那天,反而会受到很多人的支持。”

    唐清安告诉属下们。

    商人们是最喜欢规矩的,再差的规矩,也比没有规矩好。

    没有规矩,代表着商人们无法通商,无法通商就没有利润,那谁还会当商人呢。

    济州岛的体系,已经获得了商人们的认可,那张来自吕宋的存单,说明了商人的信任。

    现在还差大海上的规矩。

    当大海上的规矩立下后,济州岛的海贸地位再也无法动摇,除非金州自身发生变化。

    ~~~~~~

    从军港回到金州后,唐清安颁布了新的政令。

    金江镇从即日起,城中取缔一切轿子,推广黄包车夫,骡驴,马车的短途运输方式。

    人力车犹如牛马是不人道的,但是禁止人力车更是不人道的。

    比起轿子带来的负面风气,唐清安觉得人力车才是当下最适合的方式。

    民国的时候,曾将想要一步到位,连人力车也取缔,后来因为生产力不足,成为了废令。

    真正能取代人力车,是三轮车的出现。

    不过以当下的生产力,三轮车虽然能制造出来,但是不足以推广使用。

    从此。

    金州城内再也看不到轿子了。

    官员们或乘坐人力车,或坐马骡牲畜。

    马骡需要草料,出行还需要粪篓,牲畜的粪便又由统一收集,运送到城外肥田。

    综合比较下来,远不如人力车方便和舒适,坐起来也有面子些。
    第(2/3)页